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4:36:52
为此,我国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将持续引领我国能源的变革方向。
鲁强介绍,光热发电本身用工量就很大,小镇建成后,可吸纳当地就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周边一镇三乡就成为了小镇坚强的后勤保障基地,为基地提供必要的生活、生产物资,可以说是互利双赢,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
玉门市能源局局长鲁强这样告诉记者。特色小镇的创建,也将为当地农产品进一步走出去增加附加值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将通过3年努力,把光热特色小镇打造成中国光热发电研发创新先导区、光热产业集群集聚示范区、光热发电产品集中展示区、新能源低碳生活体验区和新能源旅游景区。在政府的积极规划引领下,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目前,玉门市能源局已委托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全面开展了光热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中国电规总院、水规总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中控等单位和企业的11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团队给予全面指导支持。
2015年9月,国家启动实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经认真筛选,玉门市向国家能源局上报了8个光热项目,参与示范项目竞争。我们了解到,玉门市政府已经展开了园区道路、天然气、供水管线、电力网架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为企业入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负责对陕西米脂县七里庙村进行对口帮扶的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充分结合该村的地理和环境特点,多方筹措资金为该村建起了一座175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年均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20余万元,为七里庙村的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被当地群众誉为:种在圪梁梁上的摇钱树。
为此,侯玉国带领驻村工作队的同志深入进行调研,与七里庙村两委会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反复进行商议,最后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在七里庙村发展光伏产业扶贫是比较理想的脱贫之道,也完全符合中央实施光伏扶贫的政策。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全额出资140余万元,为七里庙村建设光伏扶贫示范项目,年均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如今,米脂县已经把七里庙村的光伏扶贫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计划为全县每一个贫困村都建设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推动全县早日脱贫摘帽。2017年5月项目完成验收和试运行,6月底正式并网发电。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七里庙村现有的贫困户大部分都属于老弱病残,如何让这部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最终实现七里庙村整体脱贫,是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干旱少雨,人均只有3.5亩山坡地,是全县92个贫困村之一。
该项目的建成投运不仅走出了一条产业引领+项目带动=整体脱贫的精准扶贫国网模式,而且在米脂县乃至榆林地区树立了一个通过光伏产业引领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标杆,吸引了米脂县乃至榆林市各地十几个贫困村来观摩学习。建成后的七里庙村光伏发电站规模为175千瓦,年平均发电25万千瓦时,年均可实现收益20余万元。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财政配套难以落 实,贫困户自筹无法兑现,村干部也非常担心以家庭为单位建设光伏扶贫项目容易引发村里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按照陕西电力驻七里庙村帮扶工作队的设想,计划按照社会帮扶、财政配套、贫困户自筹资金建设以家庭为单位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每户按照5千瓦容量进行设计建设。
谈起为七里庙村建设光伏电站,陕西电力驻米脂县扶贫团团长、米脂县副县长侯玉国感慨良多盂县西烟农业光伏项目 屋顶上的发电站 继光伏领跑者项目首期100万千瓦于6月30日并网之后,9月30日,阳泉光伏产业将迎来又一次大考。2015年国家能源局光伏技术领跑基地政策出台,阳泉市紧抓国家加快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机遇,阳泉示范基地发展计划应运而生,并在国家能源局相关专家严苛的遴选审查下,成为光伏领跑者计划第二批8个项目之一。限期将近,阳泉的光伏领跑基地建设则稍显从容,这份从容来自于阳泉市自上而下对光伏领跑基地建设的重视和决心。
目前在光伏项目推进中,最难协调的土地问题已基本理顺,13家光伏项目建设企业的集电线路已经并网完成80%以上。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项目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分布在盂县、平定和郊区3个县区,共划分13个单体项目,其中公开招标的项目12个,共计95万千瓦,外加1个5万千瓦公共平台项目。阳泉市采煤沉陷区具备建设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地形条件,且电力系统接入条件良好。
按照国家能源局2016年6月下发的文件要求,涉及5省、8基地、总规模5.5吉瓦光伏领跑基地项目,须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并网。自2014年起,阳泉市就把转型发展的目光紧紧地盯在新能源发展上。其中,第一期项目的100万千瓦已于今年6月30日完成并网。导读: 继光伏领跑者项目首期100万千瓦于6月30日并网之后,9月30日,阳泉光伏产业将迎来又一次大考。太阳能作为无污染、不枯竭的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具有光明前景的朝阳产业。领跑者基地落户山城石化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新能源已是必然趋势,也是国家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4年起,阳泉市就把转型发展的目光紧紧地盯在新能源发展上。按照国家能源局2016年6月下发的文件要求,涉及5省、8基地、总规模5.5吉瓦光伏领跑基地项目,须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并网。
太阳能作为无污染、不枯竭的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具有光明前景的朝阳产业。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导读: 继光伏领跑者项目首期100万千瓦于6月30日并网之后,9月30日,阳泉光伏产业将迎来又一次大考。项目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分布在盂县、平定和郊区3个县区,共划分13个单体项目,其中公开招标的项目12个,共计95万千瓦,外加1个5万千瓦公共平台项目。
盂县西烟农业光伏项目 屋顶上的发电站 继光伏领跑者项目首期100万千瓦于6月30日并网之后,9月30日,阳泉光伏产业将迎来又一次大考。其中,第一期项目的100万千瓦已于今年6月30日完成并网。2015年国家能源局光伏技术领跑基地政策出台,阳泉市紧抓国家加快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机遇,阳泉示范基地发展计划应运而生,并在国家能源局相关专家严苛的遴选审查下,成为光伏领跑者计划第二批8个项目之一。领跑者基地落户山城石化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新能源已是必然趋势,也是国家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光伏项目推进中,最难协调的土地问题已基本理顺,13家光伏项目建设企业的集电线路已经并网完成80%以上。阳泉市采煤沉陷区具备建设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地形条件,且电力系统接入条件良好。
限期将近,阳泉的光伏领跑基地建设则稍显从容,这份从容来自于阳泉市自上而下对光伏领跑基地建设的重视和决心北京越来越多的家庭经营起了这样的小生意。
■光伏屋顶一年发电超9000度平均每日25度电左右吧,一年下来发电9000多度了。当初他只是怀着环保的理念,花了近10万元建造光伏屋顶,没想到这一年来光伏屋顶为他赚取了1万多元的收入。
家里安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还能卖电盈利。近日,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奖励名单(第四批)》,涉及34家企业和3400多户居民,预计年奖励资金约1000万元。■政府奖励3515个光伏发电项目对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市级财政按项目实际发电量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每度电0.3元(含税),每个项目的奖励期限为5年,奖励对象为分布式发电企业或自然人。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出台的文件,给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年电价补贴,每度电国家补贴0.42元。
通常,家庭光伏屋顶的装机规模为3千瓦至5千瓦。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积极支持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容量达2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6亿度,这相当于8.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最近几天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个光伏屋顶系统,阴天时发电量也有17.35度,大晴天电量可达39.26度。
不同于大规模集中发电的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分散布设在建筑屋顶,规模较小,电量就近使用,多余的电可传上电网,对城市电网的平稳运行不会产生冲击。李先生指着屋顶露出一角的光伏发电板说,自从他建了这个光伏发电系统后,有不少朋友和邻居都来打听这个事。
发表评论
留言: